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消極的傷害

前一陣子和教會的牧師聊天,談到一個「消極傷害」的概念,意思是我們在生活中的消極、被動也有可能帶給人傷害。過去我們認為那些激進份子、勇於表現的人,不但可能帶給周遭的人壓力,也可能會因為要達成目標而產生躁進的行為、或情緒、言語上的激動,因而造成他人情感甚至身體上的傷害。但換一個角度看,今天在教會與社會中,我們往往在人際關係、面對未來的想法和作法、甚至面對自我,都不知所措,因而「不作為」成為我們等候環境給綠燈信號的一個消極的表現,但周邊的人,可能是是我的小組員、我的弟兄姊妹、我的同事、甚至現今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領導危機所引發的集體焦慮,都讓我周邊的人受夠了我的「消極傷害」。「消極」會不會產生幫助呢?我相信尤其對我這種急性子,「等」是一門最重要的必修課。換一個角度看,今天社會普遍對「正面思考」(當然也有正面思考所引發的「正面行動」)給予極高的評值,但躁進必然不會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系統越大,思慮就需要越成熟!這或許就是行為科學的美妙之處吧!沒有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