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力量能使我們投注全部的靈魂去完成一個目標?激情和目標好像是雙胞胎,當你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時,往往那個目標就是激情之所在。反言之,如果你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可能還沒找到一個目標,令你癲狂到為之生、為之死。我們的生活似乎就在法老(世界)殘酷的奴役之下,週而復始地吞忍著重擔與壓抑;直到有一天,我們如以色列人一般受不了了,哀求上帝的拯救,上帝接起電話,回應了我們的需求;更準確的圖像應該是上帝不斷地發送信號,直到我們這具魯鈍的雷達終於正確地收到了信號,電影「接觸未來」就在描繪此一上帝對人類永恆的呼喚。有這麼一個說法,「呼召」(Calling)是你深邃的快樂與世上迫切的需要相遇之處。呼召有主觀的成分(個人深邃的快樂)、也有客觀的成分(世上迫切的需要),缺一不可!我們若靠外在的需求驅動,終有一天會耗竭;我們若自High,快樂是不會深邃、也不會持久的。「我活著,為要敬拜祢」的作者總結得好:「敬拜而沒有宣教是自我放縱、宣教而沒有敬拜是自我毀滅」。
有了目標就要逐(築)夢踏實,激情和不氣餒的實踐應該是同步的雙循環、交互作用著朝向目標挺進。有激情的實踐也會面對失敗,但超越失敗的力量來自永不放棄的激情。激情伴隨著信心上揚,因為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激情沒有實踐也僅只是情緒上的激情、不是足以完成人生使命的激情。東離西有遠,失敗的人從「知道」到「做到」大概也有多遠。但在上帝眼中看為成功的人勢必將心中的感動化作一次又一次的行動,累積成激情、內化成為人生的動力。如果您還沒接到上帝的電話(Call),想辦法把線路與頻率調整好;若您已經接到電話,別浪費了寶貴的一生、只化作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寧願燒盡、不願腐銹」(Rather
burn than rust out.),這是馬偕博士的座右銘,而這句話也應該是回報耶穌十架大愛的人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聖經中最有激情的一個小人物應非俄別以東莫屬。提供場地暫存約櫃有俄別以東的份(撒下6)、守門也有俄別以東的份(代上15:18)、敬拜團也有俄別以東的份(代上15:21)。只要有上帝的同在,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俄別以東的蹤跡,你說這個人的激情大不大?聖經上沒有多描述俄別以東的激情從何而來、但我們知道俄別以東的激情往哪兒去。他對上帝同在的激情勝過一切的艱困與攔阻,俄別以東無論做什麼都要在拍團體照時擠到上帝的旁邊,這可能比新約的雅各、約翰兄弟爭坐耶穌旁邊要高明得多!俄別以東用實踐表達了他的激情,上帝當然也給他按了一個大大的讚:當猶大亡國、聖殿被搬得人去樓空之際,史官沒說那是大衛設計的聖殿、也沒說那是所羅門起造的聖殿,而是說「俄別以東所看守」的聖殿(代下25:24)。這個墓誌銘應該是所有基督徒都嚮往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